北京好看皮炎医院 http://m.39.net/nk/a_9052601.html #老司机聊汽车知识# 近两年皮卡车型的销量增势非常夸张,尤其是某些自动挡皮卡的销量超越了部分中端SUV,相比越野车更是领先优势巨大;但同步提升的还有价格,不论长城炮皮卡、东风锐骐6、大通T90的定位都在逐步提升,已然在价格和销量上双双超越合资皮卡日产和五十铃,这对吗? 这是有些网友提出的质疑,皮卡这种工具车、农夫车、载货车怎么可以卖得这么贵,皮卡最多的美国似乎也不贵吧;然而皮卡贵有贵的道理,把皮卡打造成“名片车型”的美国皮卡其实从来不便宜哦,看一组图片吧。 图1、福特F系列(涵盖猛禽) 图2、雪佛兰索罗德 图3、道奇大公羊RAM 这三台皮卡在北美车市中的销量榜中总排在前三,于是被认定为应当是“廉价车”;因为一般观点认为价格低廉的车才能热销,但这个观点是错的,参考国内车市的热销车型,SUV销冠哈弗H6、轿车销冠轩逸、MPV销冠别克GL8、ORV销冠坦克,这四台车只有轩逸的价格足够低,其他车辆都没有很便宜;其实热销车一般都是定位中等偏上的车辆,基于70%(占比)都是15万以内的车辆,那么价格超过10万的车辆就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了。 而福特、雪佛兰和道奇皮卡的定位更像是中端车,也就是20-30万区间的车辆;在这个价格区间内也有很多普通乘用车型的热销车,比如销量节节增长并反超很多合资车的红旗HS5、汉唐、蔚小理等,合资品牌有君越、迈帕、雅阁等,这些车的占比又能在两成左右,占比最低的就是那些价格真的很高的豪华汽车了,就像是定位更高一些的红旗汽车、蔚小理、BBA>5//6/E的选项;也就是说美国热销的皮卡属于中高端,可以理解为“精英层”的车,虽然这样的定义会感觉有些膈应人。 只是这些品牌的价格究竟在什么范围内呢?其实大部分都在2.5-6.5万美元之前,起售价低一些的多为单排皮卡或动力、配置水平较低的选项,想要选择到高标准的双排皮卡总还要3-5万美元。这个价格超过了宝马5系、奔驰E级、奥迪A6等车,至于雷车ES等选项只能重合一些单排皮卡的价格而已,由此可见皮卡在美国也不是普通的农夫车或工具车,而是中高端车型;如果车型提高到F/、后双轮大型公羊或索罗德皮卡,或参考GMC和万国牌皮卡,这些车的价格就不比7系、S级等车低了,所以皮卡从来不便宜,美国其他的热销车以日系和韩系车为主,原因才是因为真的很便宜。 贵有贵的道理,皮卡的制造成本是很高的哦 撇开美式皮卡不谈,这些皮卡即便以相当的价格在国内市场销售也不会热销,因为美式皮卡追求的是“简单粗暴”,说白了就是超大排量和超大尺寸;美国对节油减排是没有什么概念的,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只是把“碳排放”作为限制中国发展的武器,自身却没有什么限制、这是典型的双标。 不过用油成本还是要考虑的,大车等于整备质量很高,重车需要充足的动力才能有理想的驾驶感,强动力对于原始的内燃机而言只能去拉升排量;所以美式皮卡的耗油量都很夸张,那么使用中等排量的国产皮卡价格也不低,这又是什么道理呢?原因自然是非承载式车身、四驱系统、乘用化转型,皮卡除了外壳与越野车不同,其他都一样!越野车有便宜的吗?2.0T的牧马人进口售价50万左右,2.0T的奔驰G更是离谱,2.0T的皮卡似乎不贵了。 轿车、SUV、MPV等车型用“承载式”车身,车身结构就像是鸟笼子,是用钢板冲压焊接的框架结构;这种结构的抗扭强度比较低,一般能有00N·m/1°就很不错了,但这个标准如果在崎岖路面高频率且大幅度的起伏会很容易变形,塑性变形会降低车身强度且无法修复。 所以越野车必须使用高强度的车身,非承载式的强度就很高;其概念是在框架底部增加一套底盘,这套底盘用大量高强度甚至超高强度钢打造,有良好的载重能力和抗扭标准。然而多出的材料成本也是比较夸张的,这就是越野车价格会很贵的原因,皮卡相对低只是因为这种车型曾经被定义为货车,没有“随意溢价”的能力而已。 皮卡能使用的是纵置四驱系统,是基于前置后驱打造的,成本本就高于前驱或后驱乘用车;四驱车还要加上分动箱和前传系统,想要越野还需要有差速锁,实现全时四驱需要分动箱安装差速器和差速锁、或多片式离合器限滑差速器,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。所以即便是使用相同四驱系统的SUV,和皮卡的制造成本相比都还要低一些;而使用前驱或横置四驱的SUV,理论上就不太适合与配置、动力、空间相当的皮卡一样了,制造成本是低得多的。 皮卡本就不是一种低成本的车型,国产皮卡曾经价格便宜只是因为几乎不安装什么配置,是当作轻型或微型载货车打造的;而随着乘用车市场对皮卡需求的提升,这些皮卡就要增加很多成本较高的配置、完善四驱系统并换装全新的发动机,制造成本水涨船高,价格自然会提升。未来的国产皮卡应当会有一批主攻中高端,如果混动技术或增程技术开始应用于皮卡的话,那么国产皮卡必然会出现很多定位和尺寸都重合美式皮卡的选项,但这种技术能让动力相当而油耗更低。 (预计年将会出现一些国产插电混动或增程式皮卡车) 编辑:天和Auto-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,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