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哪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://m.39.net/disease/a_w1v0jep.html在我们身边,你是否会发现,有些孩子在10个月左右就能跟家长进行简单对话,在一岁半就能唱儿歌背唐诗;而有些孩子在2岁的时候还只能偶尔从嘴里蹦出几个单字,并且发音也不清楚……同样是孩子,为啥差距介么大?也许有人会说——“说话早的孩子是运气好,天生就是说话的料呗。”“说话晚的孩子那是贵人语迟,好福气啊。”真的是这样么?NONONO,当然不是!孩子说话早,可能是天分,但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正确引导;而宝宝说话晚,则很可能是家长犯了以下5个细节方面的错误:①当孩子发出“嗯嗯”的声音时,父母就能秒懂孩子是要喝奶或是吃水果或是玩玩具,然后立马帮孩子实现,这样的行为就会让孩子认为沟通是不需要说话的。你应该这样做:当孩子只发出简单的“嗯”“啊”声时,父母要假装听不懂,告诉孩子自己不懂他的意思,并问清楚孩子到底是要奶瓶还是碗碟还是汤勺,待孩子正确并完整地表达清楚了自己的意思后,父母再帮孩子实现。②叠词能表达一种亲昵的感情,比如洗手手、吃饭饭、睡觉觉,但我们在使用叠词时也要讲究规范,比如用椅椅来表示椅子的话,就不太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,同时会对孩子的语言发育和对事物的理解造成影响。你应该这样做:在跟宝宝交流时,要规范使用叠词,并准确描述事物。比如教宝宝认知汽车时,就应该具体到某种类型,如公交车或自行车或小轿车,而不要简单说成“车车”。③自己生的孩子怎样都可爱,当孩子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时,父母会觉得好玩并进行模仿,这时孩子会把父母的模仿当成是一种鼓励而不断重复奇怪声音,长此以往就会强化异常的说话方式而影响宝宝的正确发音。你应该这样做:当孩子发出怪音时,不要笑或强制纠错,要用稍显夸张但标准的发音继续和孩子交流,慢慢调整孩子的发音和说话方式。④有些父母在同孩子交流时,会不由自主地使用平时的快语速,但孩子还小,很难立即接收到有效信息,当宝宝下意识地去追内容听时,孩子的大脑和语言便无法同步,最终可能导致口吃或不喜欢说话。你应该这样做:在宝宝面前耐心地放慢语速与之进行交流,尽量眼神相对,并对孩子保持微笑给予鼓励。⑤在孩子1岁半的时候,有些父母仍然在喂他粥或汤之类的细软流食,而不喂一些可以让孩子咀嚼的食物,长期吃过于精细的食物会影响孩子的口部肌肉发育,甚至导致孩子口吃和发音不标准。你应该这样做:在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,给他吃不同细腻程度的辅食。在添加辅食2-3个月后,就应该由细腻的米糊过渡成大颗粒的食物,大概在10个月后就可以给孩子吃稍硬一点的食物,不仅能让孩子磨牙,还能促进他的口腔发育。父母是孩子学习说话的最好老师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应时刻对他们的语言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,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打好语言基础,促进语言发育,从而更快更好地学会说话!(本文来自:百度宝宝知道安心妈妈圈)————————世界很复杂,百度更懂你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7081.html |